目 录
5.2欧洲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借鉴——以巴黎银行为例… 24
摘 要
金融危机以来,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大的信贷风险压力。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状况,减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差距,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问题作了研究,并以美国、欧洲、日本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为借鉴,提出了改善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以个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并选择中国农业银行为例对其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了解,发现:在金融危机前后,中国农业银行的盈利率增加,信贷质量提高资产结构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资本充足率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在风险管理方面,组织结构趋于优化,风险度量技术多样化。在对中国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研究中,本文以汇丰银行为参照标准进行比较后,发现中国农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中出现以下问题:一是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二是缺乏个性化的风险管理文化;三是风险评级技术落后,风险资产管理问题多;四是信贷信用审查和授予制度不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不完善表现在中国农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层次过多,由于层层监管都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监管的成本;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集中表现在员工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文化的重要性、银行上下对企业信贷风险的认识有所不同,无法贯彻。中国农业银行的风险评级技术相比汇丰银行而言还较为落后,评级主要是定性的而缺乏定量的,同时,中国农业银行的风险评级是针对整个银行整体的而缺乏针对下行机构的测量;信贷审查和授予的不完善表现在信用风险的排查和管理制度较为简单,风险管理还没形成多个级别重点管理。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社会诚信的缺失、风险管理技术的创新不足和银行员工对信贷风险的意识不够等造成的。其中信息不对称可由以下方面进行解释:信息不对称容易形成逆向选择风险,信息采集成本规避导致银行扎堆大客户;风险管理技术创新的不足是导致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管理手段不足、定量测量手段应用少而多为定性分析等问题;社会诚信的缺失导致银行信贷风险多发,一是第三方信息评审机构混乱,二是信用环境差,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缓慢;银行员工作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参与人员,其对银行信贷风险的意识不够是导致商业银行管理问题的重要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的成因,本文对欧洲、美国、日本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状况进行分析,认为国外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具有如下经验值得借鉴:第一,国外的商业银行普遍在组织结构上表现出对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视;第二,国外的商业银行普遍对行业风险较为重视;第三,国外的信贷风险监管机构在信贷风险防范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第四,信贷风险计量工具的应用。得出了以下发展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策略和建议:一是加强组织管理,从整合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实现信贷风险实现垂直化管理方面入手。二是从业务管理方面入手,扩大信贷政策的覆盖面;加强客户管理;完善信贷授权管理,改革信贷审批制度;加强行业风险分析,注重风险组合管控。客户管理、授权、审批等;三是改善风险资产的管理,一是要加强不良贷款的管理,同时还要注重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四是引入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计量分析方法,一个是在操作风险的控制上,可采用风险分类分级管理,另外可投资引入信贷风险信息化管理系统。五是发挥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责,包括改善法律法规、股东金融创新和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和构建征信体系等;六是构建谨慎的信贷风险文化,可对员工进行培训,加强风险管理文化的宣传等。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成因;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