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指出,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设备。它属于会计核算的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谨慎性原则带有两面性,一方面它能避免虚增资产和浮夸利润从而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运用该原则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随意色彩,使得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经常发生冲突,甚至为粉饰财务报表留下了空间。本文从会计的定义和职能的角度来分析谨慎性原则的利弊,并对其正确运用提出了几点意见。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但由于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观臆断性等弱点,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任意调节费用、操纵利润的空间也增大,谨慎性原则既有其合理的一面,也存在其固有的局限性。就其在会计中的运用及其局限性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1、 谨慎性 2、存货 3、资产减值准备
目 录
一、引言 ……………………………………………………………………………………1
二、谨慎性原则的含义及内容…………………………………………………………… 2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 ………………………………………………………………3
(二)谨慎性原则的本质 ………………………………………………………………3
(三)谨慎性原则的依据 ………………………………………………………………3
(四)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 ……………………………………………………………4
三、谨慎性原则的在会计中的运用 ………………………………………………………^4
(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5
(二)谨慎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运用 ………………………………………………5
四、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7
五、企业财务遵循谨慎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8
六、结论 ……………………………………………………………………………………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