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胃心综合征(gastro-cardiac syndrome,GAS)又称Romeheld综合征,由Romeheld于1912年首先报道,指的是由食管、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病变所引起的表现为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的临床证候群。在祖国医学古籍中并无“胃心综合征”的概念,但相关描述最早见于《灵枢·厥病》:“厥心痛,腹胀胸满……胃心痛也”,形象地描绘出了GAS的临床表现,并首次提了“胃心痛”的病名。《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胃之大络,名日虚里……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灵枢》亦云:“宗气积于胸中……以贯心脉。”虚里位于左乳下,也就是西医所述的心尖搏动处,这说明胃之大络与心关系密切,故而胃部疾患可以引起以心的病变为主的表现。现代医学的治疗,是在排除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基础上,以治疗消化系统病变为主,但往往出现“有效却未痊愈”的结果。
笔者在跟师学习中发现柴胡三参汤对胃心综合征痰瘀互结证有较好疗效,为进一步明确柴胡三参汤治疗胃心综合征痰瘀互结证型的临床疗效,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通过观察胃心综合征患者症候的改善情况,比较柴胡三参汤联合抗Hp四联用药与单用抗Hp四联用药治疗胃心综合征痰瘀互结证型的疗效。并进一步研究胃心综合征病人临床诊断的方法学,为探讨胃心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药依据。
研究目的:观察柴胡三参汤治疗胃心综合征痰瘀互结证型的临床疗效。
研究方法:从2017年就诊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患者中,筛选出符合胃心综合征痰瘀互结证型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予抗Hp四联用药及口服柴胡三参汤150/mL,2次/d;对照组患者予抗Hp四联用药。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4d,分别于治疗第0天、治疗第14天记录症候积分,并于停药后1个月行C14呼气试验,复查Hp阳性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积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比较。
研究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14d后胃心综合征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症候积分的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23.33%,总有效率93.33%,无效率6.67%;对照组痊愈率13.33%,总有效率73.33%,无效率26.67%。治疗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论:;治疗组在改善症候积分和综合症候方面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柴胡三参汤治疗胃心综合征痰瘀互结证型有较好疗效。
目录: